新闻中心 /News
從老BOB半岛城區到大劇院 濟寧老人的“新校園故事”
BOB半岛快70歲的褚淑華每周一清晨都會背上亮閃閃的葫蘆絲,穿過山東省濟寧市老城區的古槐路BOB半岛,准時出現在老年大學的排練廳。她已經習慣了每周和“老同學”們一道學指法、練氣息,參加各種文藝演出,心態愈發積極、越活越年輕。在濟寧,像褚淑華這樣把老年大學當成“第二青春舞台”的老人已超萬人。這背后,是濟寧老年大學用“市場化造血”“銀齡互助”破解行業難題的生動實踐。
聖彼得堡明星芭蕾舞團的到訪,仍是芭蕾舞班老師徐曉燕朋友圈的高頻話題BOB半岛。去年冬天,舞團演繹《天鵝湖》選段,首席舞者還給老年學員糾正動作,徐曉燕感慨道:“能和國際舞團同台,現在想起那一刻還感覺跟做夢一樣。”這場“像做夢”的邂逅,是“市場化造血”機制的必然結果。
四年前,保利院線初入濟寧,大劇院總經理徐杰為高雅藝術票房發愁,同時,老年大學副校長李寧正為優質師資短缺犯難。一次偶然碰面,雙方敲定合作:大劇院推出學員特惠票,老年大學組織“藝術鑒賞團”觀演﹔劇團巡演加設“大師課”等形式展開合作BOB半岛。
如今,這種“資源置換”模式已復制到140多家機構:新華書店提供閱讀空間和折扣圖書,老年大學開展讀書會﹔銀行建學員休息室,向學員免費開放銀齡金融服務……20余門特色課程、300余場活動,讓社會資源成了運營“活水源”。
平日裡隻在社區上模特課的學員李小梅,在2024中國摩登姐姐大賽闖進全國前十。她的老師別慶梅是老年大學首批“公益講師”,退休前是專業模特隊教練,每周三都到洸河社區學堂授課,“別老師既不嫌社區廟小、也不嫌學員人少,即便隻有3、5個人上課,她也會毫不懈怠地糾正我們的表情和動作,是她的專業和專注讓我對模特課深深著迷。”在李小梅看來,好的老師是學員堅持學習提升的動力源。在濟寧,像別慶梅這樣的“銀齡講師”共80位,累計服務超6000課時。
本部空間有限、基層教師匱乏,一直都是制約老年大學招生擴面的重要原因。為破解難題,濟寧老年大學先是從全體學員中廣納良才,經考試錄取培訓合格后聘為“公益講師”,就近安排到社區老年學堂授課。再從空間突圍。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的閑置會議室成了書畫教室﹔養老院的活動室擺上瑜伽墊,康復理療課很搶手。全市已建成236家社區學堂、90家養老機構學堂,主城區“15 分鐘教育服務圈”成型BOB半岛BOB半岛。
放學時,同學們相約去看話劇,這是大劇院給學員的福利。夕陽下,老人們的笑聲裡沒有暮氣,隻有朝氣。校長崔德路說:“老年大學要讓老年人在廣闊自主選擇中有作為、有進步、有快樂!” 在濟寧,銀發學習者用求知欲對抗衰老,老年大學的創新實踐,為中國老齡化社會的活力密碼寫下溫暖注腳。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